未到法定年龄结婚是无效婚姻吗
未到法定年龄结婚,是无效婚姻。
《中国民法典》规定,结婚时需要达到法律规定的最低法定婚龄,即男士不能早于22周岁,女人不能早于20周岁。
1.婚姻自由原则虽然是《中国民法典》的一项基本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婚姻当事人在婚姻问题上可以任性妄为。结婚自由需要打造在遵守法律的条件和程序的基础之上,其中就包含达到法定结婚年龄这一实质要件。
2.无效婚姻是指因欠缺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而不具备法律效力的违法婚姻,因此,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而结合的男女双方,其婚姻关系自始不拥有法律效力。
2、无效婚姻会产生什么法律后果
无效婚姻会产生一系列的法律后果,这类后果旨在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保护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体来讲,无效婚姻的法律后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无效婚姻的溯及力:依据法律规定,“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这意味着无效婚姻从刚开始就没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之间没有合法的夫妻关系。
2.当事人不具备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因为婚姻无效,双方当事人之间不具备夫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如相互忠诚、扶养等。
3.当事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对于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双方当事人应协商处置。假如协商不成,人民法院将依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进行判决。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对于重婚致使的婚姻无效,财产处置时不能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
4.爸爸妈妈子女关系:尽管婚姻被确认无效,但双方当事人所生的子女仍享有婚姻法规定的关于爸爸妈妈子女的权利。双方当事人均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并承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享有探望权。
未到法定年龄结婚的财产怎么样分割
对于未到法定年龄结婚的财产分割问题,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处置:
1.双方当事人应尝试通过协商的方法解决财产分割问题。在协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双方的贡献、过错程度与财产的来源等原因,力求达成公平适当的协议。
2.假如协商不成,双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财产进行分割。在处置此类案件时,人民法院将依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进行判决。
3.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因为未到法定年龄结婚是无效婚姻,因此双方当事人在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并不是夫妻一同财产。
综上所述,找法网提醒,未到法定年龄结婚的财产分割问题应通过协商或诉讼的方法解决,并遵循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进行处置。